top of page
梁祝.jpg

「梁祝的一年」舞台映畫與工作坊

《梁祝的繼承者們》走過十年,我們仍然在尋找藝術、尋找同窗的道路上。

​​

我們從2024年11月到2025年4月,分別與香港婦女中心協會、長者學苑聯網、嶺南大學長者學苑、中華傳道安柱中學合作,舉辦了一系列以「梁祝的一年」為主題的工作坊。

非常林奕華於2024至2025的年度主題為「梁祝的一年」,其中教育外展活動計劃在電影院放映本團經典劇目《梁祝的繼承者們》(舞台映画),進行映前映後工作坊,以「啟發」為梁祝精神,希望運用30年舞台創作經驗,因應不同受眾,由林奕華導演帶領學員從生活中取材創作,設計相應的藝術分享活動。

除了劇場觀眾,我們亦寄望在人們習慣於被動接收資訊的時代,帶領多樣的社區人群,以主動觀察和多角度思考的藝術形式,開發他們在日常生活中較少接觸的藝術創作。

​若有興趣合辦放映/工作坊,歡迎電郵至 info.eldt@gmail.com 與我們聯絡。

一、創作分享會

非常林奕華「梁祝的一年」是 尋找 "idea" 的一年。用 "idea" 來學習、相互啟發、認識自我——為什麼我們想「一直創作」但不想「重複創作」?為什麼我們需要「聊天」?為什麼我們要「找尋自我」?在越快速集體化的社會,我們相信藝術是還原個體的最好方式。

香港婦女中心協會 (粉嶺)

香港婦女中心協會 (長沙灣)

二、《梁祝的繼承者們》舞台映画 / 映後分享

​我們進行了《梁祝的繼承者們》舞台映画的放映,並由舞台導演林奕華、映画導演袁錦倫來做影後談的分享。

【香港婦女中心協會 觀後心得】

- 這部音樂劇不僅僅是一個愛情故事,也看似是他/她的故事,但也會好像看到自己的身影,到底我又會不會是梁山伯?我又會不會是祝英台?

- 這次對話更是不同人生課題的探究,比如愛情vs自由、傳統vs現代的衝突、父母的期望vs自己的渴望與實踐…就好像我們能抽空來跟自己開展久違或從來沒有的激情對話,回顧自己的人生,反問我們不同的課題。大概因為每個人的價值、經歷都不同……很多感受…很多答案… 

三、藝術賞析工作坊/講座

什麼是比喻?

「有一種自己叫知己,有一種相遇叫比喻。」​ 

什麼是同學?                             

最美好的一種關係,叫作「同窗」。

什麼是藝術家和藝術品?

「我知道,我其實什麼都知道,除了我是誰。」

什麼是十年?

「時間有在你身上留下痕跡嗎?我們老了,那我們成長了嗎?我們成熟了嗎?」

我們探索「梁祝精神」,並結合許多其他藝術內容進行賞析工作坊/講座。我們討論人如何認識自己、看見對方,如何在這個不停轉變的時代下,維持不朽的感情。

​長者學苑聯網 工作坊

嶺南大學長者學苑 工作坊

《我在那時錯過了你》工作坊 及 中華傳道安柱中學、顯理中學講座

【長者學苑聯網(新界東) 觀後心得】

- 林奕華導演在今次工作坊當中為我們帶來很多懷舊金曲,讓我們細細感受和欣賞。導演更引導我們分析歌詞,例如白話文與詩詞、通俗與文雅、短句與長句等分別,也有帶我們賞析音樂旋律的韻味,如明快和延綿不斷的分別,勾起聽眾不同的情感共鳴。

 

- 導演分享了他很喜歡的寶貴經典金曲,為他帶來許多創作的靈感,更應用在《梁祝的繼承者們》舞台音樂和歌詞上。此外,導演也為我們介紹金曲背後的時代文化和社會氣氛,引起一眾長者學員的共鳴,憶起小時候片段。

ELDT_ADC logo AI 20240605.png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