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的一一》戲劇顧問的創作日誌 #第二十一天
──徐硯美
20210122
現代人不斷地追求要知道「下一刻」要發生些甚麼,要知道「重點」是甚麼,要知道如何「解決」問題,總得來說,就是要抗拒把「當下」納入到思考的範疇之中。我們只懷念過去,同時憧憬未來,但對於當下,我們感到漫長又痛苦,因此絕大多數的時間,我們只能接受「刺激」,看是難以接受「莫名」。
《一個人的一一》各種元素的意義與運用:
1. 節拍器的聲音──《一一》劇名的原意:一切的開始
2. 窗外的雲──一種對應「隔離」的流動的時間
‧ 隔離空間的「只(能)做一件事」(自由與不自由)
‧ 雲的無常與變化──為什麼一天/一生過得那麼快(電影《一一》中敏敏的台詞:為什麼我只有這麼少呢?)
‧ 人對「黃昏」的感受──時間的消失是否引發人對於主體性的質疑:有太多我無法控制的事情。
‧ 雲的顏色──視覺的「輕重」帶來心理的「輕重」
3. 閃電──《一一》視聽教室中所放映的「雲/雨/雷的形成」的影片,對應到洋洋與女同學的關係:少年成長的「性啟蒙」──對與自己不同性別的對象產生「興趣」。從而在《一個人的一一》中,我們如何為這樣的「關係起始」找到可以與現代連結的「隱喻」,例如:閃電與閃光燈、關係的隨時開始以及剎那結束。
4. 午睡──《一一》中婷婷的失眠,或者是所有角色的「累」
‧ 電影上映《一一》距今二十年,現代人的「累」有甚麼相同與不同之處?
‧ 現代人的壓力與罪咎感之間的關係是甚麼?
‧ 罪咎感與自我否定之間的關係是甚麼?
‧ 自我否定跟Wannabe之間的關係是甚麼?
‧ 現代人的「不睡」,跟「心」與「腦」之間的距離越來越遠是否有關?
‧ 「累」與「不快樂」跟人的矛盾性越來越大是否有關?
‧ 「累」的肇因源自於「現實」,還是源自於「期待」?
‧ 為什麼「面對現實」成為絕大多數人「累」的根源?
5. 隔離時的關鍵字(內心獨白)
‧ 兩位演員的兩段獨白
‧ 兩位演員的隔離期間關鍵字
‧ 這些文字與語言如何讓觀眾感受到「沒有對話的對話」?
△平行性:取消掉傾聽的對象,或者傾聽的對象就是自己
△張力:這些文字與語言的背後都帶著「交流」以及「溝通」的需求,但也帶著「求而不得」的假設,以至於它不僅僅是當下的,也讓觀眾看見過去的累積
△封閉與開放並置:它既是提出問題,但也自我回答,但是回答的並非解決原來提出的問題,更多的時候,只是 讓「思想」以及「意識」可以繼續流動下去
△當下與永恆並置:它們不應該是被「想」出來講得話,也就是不是被「書寫」而成的獨白,以至於它本身就具有在隔離的當下(或者感受還強烈之時)所驅使而出的,本能性的敘述,它具有結構,但又並非為了結構而結構;從而,它因著現實時間的推移,但是所有的敘述都是當下時,就形成一種「困」但又是「無盡」的感受,就像洛伊‧安德森的電影《關於無盡》(又譯為:千日千夜)一樣。
6. 窗/白板/投影的平面(包括人的身體)乘載著現代人觀看的方式
‧ 偷拍──窺視
‧ 自拍──自戀/自恨
‧ 互拍──如何接受別人眼中的自己/如何想像別人眼中的自己
‧ 拍物──如何製造生活的表象(櫥窗)
‧ 人跟人、人跟事物之間的「關係」是否都在「照片/影片」的氾濫中,重新定義?
△如何看起來很親密其實很疏離?
△如何看起來很疏離其實很親密?
△如何看起來很假其實很真?
△如何看起來很真其實很假?
△如何看起來很在意其實無所謂?
△如何看起來無所謂其實很在意?
‧ 為何所有的「影像」我們再覺得膚淺或厭惡都不能只是「瀏覽」,而是需要閱讀?
△閱讀影像背後的習慣
△閱讀影像背後的設計
△閱讀影像背後的權力
△閱讀影像背後的慾望/欠缺
△閱讀影像背後的恐懼
△閱讀影像背後的集體意識
7. 遊戲(實驗)
‧ 整齣戲以五分鐘作為每場戲的固定時間:每一個「行動」都有一個時間限制
△現代人對於「快」的「癮」
△現代人對於「深」的「恐懼」
△現代人對於「當下」的「抗拒」
※現代人不斷地追求要知道「下一刻」要發生些甚麼,要知道「重點」是甚麼,要知道如何「解決」問題,總得來說,就是要抗拒把「當下」納入到思考的範疇之中。我們只懷念過去,同時憧憬未來,但對於當下,我們感到漫長又痛苦,因此絕大多數的時間,我們只能接受「刺激」,看是難以接受「莫名」。《一個人的一一》透過將每一個行動都設定在一個短時間中(暫時未決定是五分鐘還是十分鐘),一方面是十四個行動恰好對應著隔離的十四天;另一方面,是對應著現代人對於「只要當下(按照自己的期待發生)」卻又拒絕面對當下的現實的這種狀態;第三,是將這些「行動」連結回電影版《一一》中,不同角色的一種心理狀態,例如:是用「洋洋」的心靈,「婷婷」的感知,「NJ」的認知,「敏敏」的情緒去相互折射到這些行動上,因此,結合了原本電影版《一一》的對白,賦予這些行動不同的一種閱讀文本;同時,這些行動也成為了閱讀這些電影對白的文本。
△遊戲代表的,是一個「孩童」的世界觀──遊戲即對抗現實以獲得「自由」
*為什麼街可以比家更像家?
*為什麼在自己的世界中感到平靜?
*為什麼發現可以比發生更重要?
*為什麼大人眼中的錯誤與混亂在孩童眼中無比有趣?
*為什麼成人之後要反抗的東西,往往是我們在孩童階段一點一點自我放棄的?例如:自由、自在、自主,轉而
我們接受「對錯」、「應該」、「好壞」……但我們一再地認為,這些是被「剝奪」的?所以這些到底是我們有選擇的,還是沒得選擇的?有選擇的時候我們能做些甚麼?沒有選擇的時候我們能做些甚麼?
8. A.I.──我們面對著怎麼樣的未來?
‧ 未來的「自然規律」與「人工規律」之間誰才是決定人類生存節奏的呢?
‧ 我們的「學習模式」將會有甚麼樣的改變?
‧ 在未來我們對「學習」與「模仿」之間的界線是越來越模糊,還是越來越清楚?
‧ 將A.I.作為「代理」跟作為「工具」的差異是甚麼?
‧ 將A.I.作為「替代」跟作為「陪伴」的差異是甚麼?
‧ 為什麼A.I.懂我們比我們自己懂自己更多?
△我們的經驗如何變成一種模式?
△我們的情感如何變成一種模式?
△我們的關係如何變成一種模式?
△我們的慾望如何變成一種模式?
△我們的個性如何變成一種模式?
△我們的興趣如何變成一種模式?
※ 以至於,我們的未來如何變成一種模式?
/ 相片由林奕華導演提供,攝於排練期間。/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