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大通識】Monster or Master? 林奕華的另類個性人物列傳
為甚麼有了「個性」,還要「另類」?
會不會是因為「個性」受到消費時代的洗禮,已經成為一種櫥窗,一種標籤?它所指涉的,可以剛好是「個性」的相反,針對還未找到自己需要和想要甚麼的人,讓他們可以在購買與擁有的過程中,自我感覺良好許多?
例如,如果「文青」是一種「個性」,那希望被認同的人,該怎麼穿著,怎麼說話,聽甚麼音樂,出現在甚麼場合?然後,「文青」一詞,又很快成了一個調侃、諷刺的詞彙,導致愛好文藝的年青人,有個性等於無個性?
那,甚麼又是「另類個性」?探討這問題,似乎適宜由擁有這種人格特質的人的「所作所為」做起點,那就是,貫徹他們人生,又或構成他們與所存在的環境的矛盾,到底是他們的哪一些「與別不同」?
「另類」代表不同,「個性」象徵存在於個體與大眾之間的張力,Monster令人害怕,Master叫人景仰,可有想過「個性」的一體兩面,就是Monster即Master?
本課程以四個賦予林奕華作品另類個性的創作人為媒介,引發有關現代人對於害怕不被認同的多方面思考。
Would you rather be a monster or master? People resist being named a ‘monster’ while everyone admires a ‘master’. We want to be special but are afraid of being too different.
Renowned theatre director and playwright, Mr. Edward Lam, will explore ‘character’ and ‘alternative character’ through the works of famous artists who inspired Edward tremendously in producing his unique dramas.
#1 編舞家翩娜包殊 Pina Bausch, Choreographer
她最著名的一句話:「是恐懼推動我去創作。」處於人人自危的時代,敢於挑戰大眾面對「害怕」心理的一個人,你想看她如何以動作說話嗎?
#2 電影導演楊德昌 Edward Yang, Director
他拍過的電影有《恐怖份子》、《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獨立時代》等,片中充滿城市人的冷漠、焦躁和人與人之間的不信任。作為一面鏡子,他的電影卻受到它所反映的社會冷待。你想知道他讓人害怕的原因嗎?
#3 畫家大衛霍克尼 David Hockney, Painter
他是一個不害怕以畫畫來讓人認識他的慾望,又不以這些慾望會引起大眾不安為懼的畫家。在他筆下的人物畫,親密呼之欲出的程度,也迫使觀者面對自己的內心。你會敢當他的模特嗎?
#4 劇場編劇黃詠詩 Wong Wing Sze, Playwright
以講齋打鬼響名堂的香港「鬼才」編劇。鬼,教人害怕,鬼才,亦不遑多讓,因為大眾最怕的,就是有些東西教他們「看不懂」。如果時間過去標誌人也跟着進步,明天的人再看黃詠詩編寫的舞台劇,還會有如「撞鬼」嗎?
Dates: 12/9, 13/9, 19/9 & 20/9 (Mon & Tue)
Time: 18:45 – 20:45
Venue: KB223
Language: Cantonese
Online registration:
For HKU students and staff: https://hkuems1.hku.hk/hkuems/ec_hdetail.aspx?ueid=454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