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一一》25周年4K修復版

《一一三部曲》舞台映画

現於百老匯電影中心獻映

橫跨25年 從電影到舞台,從舞台到聲像作品

2025年9月起 百老匯電影中心 限量上映

橫300px x 高76px 2025_一一三部曲.jpg
DM2-誠品511講座.jpg
門票現於百老匯院線售票網及電影中心售票處公開發售

《一個人的一一:洋洋的一封信》(映画)

14 Variations on the Theme of Yiyi (On Screen)

「我只能看到前面,不能看到後面,這樣,不就是有一半的事情看不到了嗎?」── 洋洋

 

在疫情最嚴峻的時期,《一個人的一一》在一種幾乎不可能的處境下被創作出來,卻成為超越了這個時期的一種紀錄,十四場戲,十四個「隔離日與夜」,我們如同洋洋一般,在一個又一個的實驗中自我啟發,就是為了有一天,像大田先生可以說「I Teach myself」。而這一切,就從 「不會懼怕每一天都是新的一天」開始。

 

導演:林奕華(劇場)、袁錦倫(舞台映画)、吳嘉彥(錄像)

演員:王宏元、黃人傑

 

​片長:101分鐘

​設有中英文字幕

放映場次:
09/15(一)19:30

​設有映後創作分享會 , 約二十分鐘 。

《兩個人的一一:婷婷的14首搖籃曲》(映画)

14 Lullabies for Ting Ting (On Screen)

「婆婆,為什麼這個世界和我們想的都不一樣呢?」── 婷婷


 

疫情三年,見面不再理所當然。即便在同一城市,也只能透過視窗。人與人的距離,受著無常的制肘,實與虛的界線漸漸模糊,在一起是真的在一起?還是,在幻想在一起?就像是電影《一一》中,每晚去到婆婆房間的婷婷,失眠的她始終得不到一個確切的答案,也等不到婆婆的甦醒;每個白天,在胖子、莉莉、NJ、敏敏之間找尋存在感的她,卻在課堂上睡着了。掉進另一空間的她,會夢見醒著的自己和誰在一起?

 

導演:林奕華(劇場)、吳嘉彥(舞台映画)、袁錦倫(紀錄短片)

演員:路嘉欣、王宏元

聲音演出:張國穎

 

​片長:84分鐘

​設有中英文字幕

放映場次:
09/16(二)19:30

​設有映後創作分享會 , 約二十分鐘 。

《三個人的一一:NJ的熱海旅行》(映画)
NJ's Journey to Atami (On Screen)

「我從來沒有愛過另外一個人。」——NJ

 

疫情過去,封關結束,最想念的地方成了舊地重遊的熱點。《一一》電影中,已為人夫與父親的NJ,與初戀情人阿瑞先在東京重逢,後又同遊熱海,舊情復燃看似近在眉睫,但一句NJ 的深情告白,卻為這次旅行的意義落下休止符:是情懷回到過去,人卻停留現在?於站在十字路口的二人,未來是怎樣的未來?

 

導演:林奕華(劇場)、袁錦倫(舞台映画)、吳嘉彥(錄像)

音樂總監及演唱:陳建騏

特邀聲音演出:吳念真

演員:路嘉欣、王宏元、黃人傑

​片長:88分鐘

​設有中英文字幕

放映場次:
09/17(三)19:30

​設有映後創作分享會 , 約二十分鐘 。
一個真的Artist,很Pure的
——彭鎧立x林奕華 對話訪談 20230526

四月底,彭鎧立女士(「一一三部曲」首席創作顧問兼監製)專程飛來香港,和林奕華導演一起分享這幾年來,從一開始改編電影《一一》做音樂劇,到疫情之後衍生發展出「一一三部曲」系列作品的創作旅程。

 

一位音樂藝術家和一位劇場導演,他們是怎樣從楊德昌,這一位具備獨特視野和創作風格的電影導演身上,找到自己的靈感和啟發呢?

錄音:馮展龍

後期:鍾澤明

封面攝影:Ray Leung

文字整理:嚴壽山

背景音樂:

YiYi:A One and a Two OST  by Kaili Peng 

一個真的Artist,很Pure的彭鎧立 X 林奕華對話訪談
00:00 / 50:23

電影《一一》改編二三事

與彭鎧立女士多次討論
從原定改編《獨立時代》定案為《一一》
林奕華導演提出以音樂劇式形式呈現的可能性
並獲認同
2000年五月
2018年
電影一一》康城影展首映
楊德昌導演獲最佳導演獎
2019年
整體演出概念交流、演員文本初稿圍讀
首席創作顧問兼監製彭鎧立女士參與排練
同時與音樂總監陳建騏討論演出的音樂方向
以口述影像加上音樂實驗的意念展開創作
並邀請吳念真先生與金燕玲女士參加聲演
獲口頭應允

以「口述影像」概念出發的演出文本
已有初稿

​十一月
​十二月

與彭鎧立女士於北京首次會面,
討論改編楊德昌導演作品為舞台劇的可能性

2017年四月

與台北主辦方(原定台北首演)及彭鎧立女士
首次共同會議,商討改編電影《一一》

香港首次舞台劇《一一》設計會議

13112019.png
2020年
​一月
演出文本定案
演員音樂工作坊,邀來實驗導師李世揚一同參與
IMG_5676_東海.jpg
IMG_5571.jpg
​五月
電影《一一》日本 (東京/熱海) 拍攝場景考察
​進一步了解角色與創作者之動機與美學
​演出文本再修訂
電影《一一》台北和台中拍攝場地考察
海報主視覺拍攝和設計
2020年二月|新冠疫情爆發
​七月

舞台劇《一一》台北首演(原定)取消

​九月

決定變陣應對疫情下的演出不確定性
把原定九位演員演出的《一一》延後
改為創作《一一》變奏而衍生的《一個人的一一》

IMG_2166.jpg
​十二月

演員王宏元和黃人傑及戲劇顧問徐硯美

來港排練《一個人的一一》

離14天

ELDT30MT_web1.jpg
IMG_5083_隔離1.JPG
2021年
​一月

演員王宏元、黃人傑和戲劇顧問徐硯美
及創作統籌何定偉和影像設計吳嘉彥一同進行
《一個人的一一》香港排練

​二月

《一個人的一一》香港預演(原定)
香港第四波疫情爆發、劇場關閉,取消
改為進行「映画版」攝錄

​四月

港台兩地線上排練《一個人的一一》為五月首演準備

​五月

演員王宏元和黃人傑及戲劇顧問徐硯美,
再度來港排練《一個人的一一》再次隔離14天。

《一個人的一一》(舞台版和映画版)
香港文化中心大劇院首演

​十月

決定把《一一》擴大成以疫情三載為背景的
「一一三部曲」,第二部定名為《給失眠的婷婷》
將於隔年五月在香港文化中心首演
婷婷一角色由路嘉欣飾演

​十一月

港台兩地線上排練《一個人的一一》
防疫政策關係,香港團隊無法入境台北
演員王宏元同時兼任執行導演

《一個人的一一》(舞台版和映画版) 台北公演
演出全程直播香港劇團辦公室
林奕華導演線上與演員一同謝幕

林奕華導演在演前與影像藝術家周東彥進行線上創作分享演後亦與兩位演員王宏元和黃人傑一同線上直播交流
首席創作顧問兼監製彭鎧立女士
現身線上「演前導聆」進行交流

​十二月
​一月

《給失眠的婷婷》主視覺發佈

預計五月香港文化中心大劇院公演

四月

在台北的演員路嘉欣和王宏元及戲劇顧問徐硯美
與香港的聲音指導張國穎、音樂及音響設計鍾澤明
影像導演吳嘉彥和創作統籌何定偉
港台兩地線上排練《給失眠的婷婷》

給失眠的婷婷 004 ol-A-FINAL-01.jpg
五月

《給失眠的婷婷》香港文化中心大劇院首演 (原定)
​香港迎來第五波疫情、劇場關閉,取消

《給失眠的婷婷》(影像版) 港台兩地線上攝錄

六月

與香港大學通識教育部合辦「零與靈感與一之間」
電影《一一》放映及分享講座

七月

《給失眠的婷婷》(影像版)更名為《14首搖籃曲》(映像裝置)

九月

《獨立時代》修復版於第79屆「威尼斯影展」放映
彭鎧立女士出席

《14首搖籃曲》(映像裝置)於香港荃灣大會堂展覽館展出

十一月

「楊德昌回顧展」於波蘭第16屆五味亞洲電影節舉行

《獨立時代》修復版參與2022金馬影展

2022年
​二月

《三個人的一一:NJ的熱海旅行》三位演員
路嘉欣、王宏元和黃人傑以及導演林奕華、
藝術顧問及形象指導郭家賜,戲劇顧問徐硯美與
影像導演吳嘉彥一同前往東京/熱海實地進行拍攝

四月

三位演員路嘉欣、王宏元、黃人傑
戲劇顧問徐硯美來港排練準備公演

四月至五月

電影《一一》
《一個人的一一:洋洋的一封信》(映画)
《兩個人的一一:婷婷的14首搖籃曲》(映画)
於PREMIERE ELEMENTS放映

五月

《三個人的一一:NJ的熱海旅行》
於香港文化中心大劇院首演

​七月

「一一重構:楊德昌」
回顧展在台北市立美術館推出

2023年

吳念真先生為《NJ的熱海旅術》獻聲
​重新錄製14段經典台詞

彭鎧立女士來港
參與排練、創作討論、映話活動與接受媒體訪問

2024年
​五月

《一個人的一一:洋洋的一封信》(舞台映画)
《兩個人的一一:婷婷的14首搖籃曲》(舞台映画)
《三個人的一一:NJ的熱海旅行》(舞台映画)
  於台北放映

2025年
​七月

電影《一一》25週年
進入第78屆康城影展 經典單元
​於香港戲院重映4K修復版

九月

《一個人的一一:洋洋的一封信》(舞台映画)
《兩個人的一一:婷婷的14首搖籃曲》(舞台映画)
《三個人的一一:NJ的熱海旅行》(舞台映画)
  於香港放映

ELDT_ADC logo AI 20240605.png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