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的一一》戲劇顧問的創作日誌 #第二十天
──徐硯美
20210121
我們經常感到「疲憊」,但是我們很少真正去覺察「疲憊」的原因。大多的時候我們覺得自己做了很多的事 情,想了很多的事情,很有可能,我們是在用這些「很多」,來懲罰自己,或者,自我逃避
【實驗#13】80分鐘
宏元躺在工作室的一張紅色沙發上,怎樣睡都睡不著的狀態;俊傑不斷地為宏元拍照;Darwin將不同的自然畫面投影在布幕上;俊傑將這段時間拍好的照片交由Darwin投影出來,在不同的平面上。
關於【實驗#13】
1. 到底是俊傑看見睡著的宏元,還是,宏元夢到拍照的俊傑?
‧ 我們如何投射自己的主體到一個客體上──怎麼看?為何想要繼續看下去?
△ 認同──獲得權力感
△ 恐懼──權力感被剝奪
△ 質疑──陌生(反面的反應)
△ 好奇──陌生(正面的反應)
2. 俊傑代表的婷婷與宏元代表的洋洋
‧ 如何從婷婷的世界去理解洋洋──並非是從姐弟的關係,而是兩種世界觀
‧ 如何從洋洋的世界去理解婷婷
‧ 這兩種世界觀之間的距離(差異)是甚麼?
3 .二個人身處在一個空間中的「安定」與「不穩」
‧ 甚麼樣的關係可以不用找話題聊,也不用找事情做?
‧ 甚麼樣的關係必須找話題聊,必須找事情做?
‧ 在空間中的安定性與二人共同經歷的事情/時間的關係是甚麼?
‧ 經歷的事情/時間越多/越長會產生的關係是越安定?還是越不穩?
‧ 如果決定二人關係穩定度的不僅是經歷與時間,那還有甚麼?
‧ 甚麼是共處一室的不在一起?
‧ 甚麼是不在一起的共處一室?
※當俊傑的照片投在宏元身上的時候,塑造出一種時空穿越感:因為是剛剛拍的照片,我們看見拍照的過程,但是我們沒有即時看到拍出來的照片;延時看見的照片,又投在一個剛剛被拍照的對象身上,就會把剛才的時間以及發生的事縫合到現在這個當下,且不僅僅是時間的縫合,拍攝者眼睛看出去的被拍攝者,與現實中的拍攝者的重疊,也會產生一種意識上的閱讀,它成為「我眼中的你與你」的具象化展現,彷彿一個人對一個人的觀點,甚至是回憶如何在一個人身上流動,那個被觀看與被回憶的人並不自覺,但是整件事情確實被觀眾看見。這種空間與時間,主體與客體之間的重疊感,是《一個人的一一》要追求的一種質地。
4. 甚麼是「喚醒」?
‧ 我們需要多大的心力去「喚醒」一個對象?
‧ 「喚醒」與「啟發」之間的關係是甚麼?
‧ 「啟發」與「等待」之間的關係是甚麼?
‧ 「喚醒」與「介入」之間的關係是甚麼?
‧ 「喚醒」與「陪伴」之間的關係是甚麼?
‧ 「喚醒」與「自覺」之間的關係是甚麼?
‧ 我們有辦法幫一個人「自覺」嗎?
※原子小金剛是被整座城市的電力喚醒的,也就是在談「喚醒」與「生命起源」之間的關係,所以,「創造」跟「喚醒」之間的關係是甚麼?
5. 睡覺,是人最無法看見自己的狀態:
‧ 我們經常感到「疲憊」,但是我們很少真正去覺察「疲憊」的原因。大多的時候我們覺得自己做了很多的事 情,想了很多的事情,很有可能,我們是在用這些「很多」,來懲罰自己,或者,自我逃避──例如:《一一》中的婷婷
‧ 醒跟夢──現實與真實
‧ 超現實為何比現實更真實?
楊德昌《恐怖份子》與安東尼奧尼《春光乍洩》的攝影隱喻
1. 拍照,是一種「親密」還是一種「暴力」?
‧ 我們如何對待「距離」?
‧ 我們如何對待「關係」?
‧ 我們如何對待「我們所慾望的對象」?
‧ 我們如何對待「慾望」?
‧ 「暴力」如何在拍照中釋放出「魅力」?
‧ 為什麼會有這樣的「魅力」?
‧ 「拍照」與「征服/降伏」之間的關係是甚麼?
2. 拍照如何呈現「現實」、「事實」與「真實」之間的差異?
‧ 攝影者的照片如何呈現「只有他看見的世界」?
‧ 攝影者的照片可以呈現「只有他看見的世界」嗎?
‧ 只有攝影者所看見的世界,如何跟觀看照片的觀者產生連結?
‧ 這樣的連結是發生在攝影者的設計與預設之中,還是發生在設計與預設之外?
‧ 發生在設計與預設之中以及之外的差異是甚麼?
‧ 集體公認的,是現實、事實還是真實?
△ 眼見加上公眾的數目,是否就能將現實轉化成為真實?
△ 何時我們會尋求並肯定「多數」的觀點?
△ 我們有多自覺自己的觀點有多少部分是源自於多數的觀點?
△ 為何多數的觀點最常觸發的不是思考,而是情緒?
△ 情緒與現實、事實以及真實的關係是甚麼?
3. 如何在現實中認清,進而看見真實?
‧ 我們能夠認知每一個人都有不同現實的版本嗎?
‧ 我們能接受自己的現實也只是一種版本嗎?
‧ 楊德昌《恐怖份子》中少爺攝影師為何會如此惦念他所拍到的王安?
‧ 安東尼奧尼《春光乍洩》中攝影師為何會如此糾結他所拍到的屍體?
‧ 照片如何在打破了時間與空間的原有框架之後,從處理現實的過程中,體現出了真實?
我們做過的實驗,如何改變時間與空間?
1. 時間可以有幾種樣子?
‧ 重疊
‧ 斷裂
‧ 回溯
‧ 快進
2. 空間可以有幾種樣子?
‧ 壓縮
‧ 擴張
‧ 遙遠
‧ 私密(貼近)
‧ 平行
3. 已知的元素,如何被放進《一個人的一一》之中?
‧ 電玩如何成為一種行為?
‧ 原子小金剛如何成為一種象徵?
‧ 雲的虛擬──真自由與假自由
‧ 影像如何成為一種「觀看」,而不只是去「看」?
/相片由林奕華導演提供,攝於排練期間。/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