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悼,成長的痛

明周


「人生短暫,歲月無常」,大概是舞台劇導演林奕華踏入2014 年的最大感悟。這數個月以來,旁觀中港台風風火火的社會事件,經歷陳友榮、黎堅惠等友人的離世,連自身也因扁桃線毛病住院數天,多重的負能量讓他哽咽。然而福禍相依,「生命的發展無從預測,何必過分放大痛苦,否定柳暗花明的可能?」抱著對友人的思念,將之轉化成以「藝術、哲學與科學」為概念的「生命三部曲」舞台計劃,從《梁祝的繼承者們──兩個愛情系學生的藝術肖像》的寓言式音樂劇掀起序幕,鼓勵同路人直面成長的陣痛。


藝術學生的悲劇


在不斷倒數的人生裏,林奕華認為誰都該努力打破規範,在有限時光中尋找無盡可能,「中國傳統教育不重視成長,年輕人老早就要按既定模式,長成『世故的大人』。像被父母安排學音樂、藝術、舞蹈等,純為短線投資應付入學或考試,非為培養興趣及陶冶性情等。談的都是經濟效益,誰能活出獨立的價值?這更會令人變得狹隘無知,惡性循環下自然造就更多悲劇。青春經典《梁祝》罕有地跳出倫理框架,前衛地談論愛情、性別、個人成長等議題。」


一如既往,改編非為追憶過去,而是要提問未來,他亦以預言式想像加強討論,「將背景改設於虛構的藝術學院St.Martins,透過祝英台被家人迫讀藝術學校、到偶遇具天賦但沒自信的梁山伯,以及只有十五分鐘戲分但陰影不散的馬文才,寄寓新一代在繼承家族及社會期許的壓力及態度。」


反覆詰問


作品不但沿用簽名式手法,在簡約舞台上,讓演員一人分飾數角,林奕華更首度親自填詞,並邀得伍宇烈編舞、陳建騏負責音樂,「別於K 歌只求發洩式講金句,此劇的曲詞透過反覆詰問或對唱,對事理作敲問,像在《梁山伯嗆聲祝英台》中,梁對祝大喊『畫不過Goya/畫不過Vermeer/畫不過Picasso/畫不過Miro/畫不過Van Dyck 和Van Gogh/甚至畫不過Cezanne 和Chagall/一個人憑甚麼把藝術當/家』,表現人無自信的可悲,劇中又顛覆原著經典的哭墳場口,改由梁山伯參加美術館的祝英台回顧展,看到對方生前為自己繪的畫像時,唱出《你有在美術館哭過嗎?》,激勵觀眾思考人的渺小及藝術的不朽,學會放下執念,把握人生做喜歡的事。」


林奕華笑言希望在這節藝術課洗禮後,每位入場的「同學」能得到更多觀看世界的方式,讓思考同行動同步成長,「但願日後也懂得為他人施洗,令生命的美好不因死亡中斷,得以世代傳承下去,這種人與人之間的相互學習,是世間上最浪漫的一份愛。」


《梁祝的繼承者們》

日期:5 月17 日至24 日晚上7 時45 分

﹝19 日及20 日休演﹞

地點:葵青劇院演藝廳

票價:$120*、$200*、$280*、$360*

查詢:www.eldt.org.hk/eldthome.html


誰哭誰的墳?


《梁祝》是中國四大民間傳說之一,敘述兩位書生梁山伯與祝英台在相遇後,如何受到家庭施壓被逼分離的悲劇愛情。當中「哭墳」為經典情節,說的是梁山伯前往祝家求親,豈料英台已被許配了太守之子馬文才,結果山伯樓台相會後一病不起,英台驚聞噩耗,乘花轎時執意先往墳前拜祭,最後卻哭墳跳進墓裏殉情,雙雙化蝶。此部分卻被林奕華改動為祝英台先死,梁山伯前往美術館悼念。


​相關文章
最近動態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