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一個人的一一》戲劇顧問的創作日誌 #第五天

──徐硯美

20210103

接下來的時間,我們所找到的實驗,都需要讓觀眾有「參與感」,但不是在一種集體的、安全的狀態,而是在一種未知的、陌生的狀態下,不是以為自己主動的參與,反而是要找到如何打開他們意識的開關,以至於他們是在不自覺的情況下開始了自覺,也就是有某些「真實」在他們的觀看中被觸發。

【實驗#1】90分鐘

二位演員隔著一張桌子對坐。


回想隔離的頭三天,想到甚麼,就寫在白板上。


一個演員看到另外一個演員寫了甚麼,有甚麼想法,就再上去寫。


實驗#1所產生的多重時間的重疊:


1. 現場的時間:實時

‧ 書寫的時間

‧ 二人的反應時間差/節奏(一個人寫完之後,另一個人多快會再寫下下一個詞彙或句子)


2. 隔離的時間:十四天


3. 隔離的時刻:某一個時段中的宏元或者俊傑所感受的時間感


4. 二人各自看待「共處」的時間:從自己的時間感去閱讀對方的時間感


5. 二人各自廣義的「共處」的時間


6. 二人各自的成長經歷


實驗#1符合我們一直想嘗試的幾件事情:

1. 源自於演員隔離的經驗


2. 源自於演員個人的性格與成長經歷


3. 單一一件事情(例如:寫白板),但持續地流動

‧ 它不是一個「文本」(非敘事Non-narrative)

‧ 它必須是一個「過程」,觀眾是在演員對事件的發生的反應中,產生的心理下找到觀看的脈絡


4. 尋找它的隱喻與互文性:

‧與當下/現實的隱喻性──隔離、人際、人的精神狀態

‧與《一一》的互文性──洋洋寫給外婆的那一封信

△我知道的

△我不知道的

△我想知道的

△我想告訴別人的

‧ 與《一個人的一一》的互文性──孤獨

△當最後只剩下宏元的時候

‧ 原本還有一個對象

‧ 有一整面從無到有的白板

‧ 有經歷過的十四天與一個半小時

‧ 一切從現實,到一個比較近的回憶,到一個好像是很久很久以後的回憶


實驗#1中的「直覺」與「經驗」:

1. 直覺還是源自於經驗,所以,在剛剛的實驗#1中,如果只是切片來看,一次的書寫,就只是兩個人各自寫出一個關於隔離時期的想法或感受;可是,當這成為一連串的行動時,能夠蘊含感受的空間就變得可以無限延伸。


2. 直覺的行為串連起來時,就會產生化學作用,再加上它不是一個人,所以它產生了一種折射,從而這樣的折射,反而把觀眾帶往一個狀態:因為如果只有一個人,觀眾就變成只是觀察演員在一個人的時候的狀態,他們有可能會代入,但是這種代入反而是可以很抽離的,簡單來說,用孤獨來說孤獨是很直觀的;然而,當它是兩個人的時候,觀眾透過這種在一起的不在一起、不孤獨的孤獨,從而去看見行為中更本質的地方,來刻意地讓觀眾透過這種平常不容易察覺到的行為背後的感受,所帶來的抽離,反而讓觀眾更能夠投入其中。也就是演員的直覺源於經驗,而這一連串直覺的反應,也讓觀眾連結起自己的經驗。


3. 接下來的時間,我們所找到的實驗,都需要讓觀眾有「參與感」,但不是在一種集體的、安全的狀態,而是在一種未知的、陌生的狀態下,不是以為自己主動的參與,反而是要找到如何打開他們意識的開關,以至於他們是在不自覺的情況下開始了自覺,也就是有某些「真實」在他們的觀看中被觸發。


4. 我們在這段時間當中的討論,也是為了能夠累積到演員在舞台上的直覺之中,也就是這些經驗,不是一種體驗而已,而是透過一種體悟,帶給行為上的質感,例如:有經歷過十四天的隔離,有經歷過童年的討論,有看過的電影,乃至那些直覺的行為不會再是沒有經歷過這些的那種直覺。





/ 相片由林奕華導演提供,攝於排練期間。/





​相關文章
最近動態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