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艱辛歲月 Work-in-progress 最終埸|導演林奕華
什麼是虛實?什麼是人生如戲?什麼是演員?什麼是「演角色」?什麼是「演自已」?
金燕玲 和梁詠琪,《心動》 (1999)裏的小柔和小柔母親,重疊兩段歷史的關係,昨晚在我們眼前上演。
一如過去三晚,我在演出到了要請一位觀眾坐進麻雀枱前與Elaine 進行「單打」,我邊走向那位觀眾邊向大家說:「大家坐下來等待演出開始前,收到一張小問卷,問了大家幾條問題,其中包括,你想不想和金燕玲打麻將?你和金燕玲打麻將時,會有問題想問她嗎?」,今晩我們收回來的問卷,是四場演出中表示「想和金燕玲打麻將」最多的,但其中有一張的問題我覺得很有趣,「介意我邊打麻將邊唱歌嗎?」寫下這問題的人不可能知道這齣戲演的便是「邊打邊唱」,所以,我想邀請這位觀眾做今晚「三缺一」的那個「缺」和那個「一」。」
當我走到這位觀眾面前,她正在泣不成聲,等工作人員遞上紙巾和她稍作平伏,她告訴大家,她的激動,是因為上一幕才演完的「艱辛三步曲」,使她想到自己很多事情。我問她可願意按她填的問卷入座,她還是答應了。當她站起身來,她才自我介紹,「我是梁詠琪。」
下一幕,是當張國穎 ,鄭君熾,金燕玲


艱辛歲月(階段展演)給觀眾的開場
——導演 林奕華 各位朋友,你好,歡迎大家來到西九自由空間的細盒,馬上要在這裡發生的, 是非常林奕華未來的作品《艱辛歲月》的階段展演(Work-in-Progress),我想先向大家簡單的介紹一下,創作這個作品的來龍去脈。 2017 年非常林奕華得到了楊德昌太太彭鎧立女士的授權,讓我們把楊導演最後的一部作品《一一》搬上舞台,2019 年我們開始構思和邀請演員到位,其中一 位是電影裡面扮演媽媽的金燕玲 Elaine。2020 年我在香港與 Elaine 見面,得到她的同意,在 2021 年參與五月於文化中心大劇院舞台版《一個人的一一》的演 出,2021 年的二月,過年前收到 Elaine 的電話,她冷靜地跟我說,由於證實了 她罹患癌症,很快會進入化療的療程,看來五月的演出她是沒有辦法參加了。 聽到她的這個消息,我是心疼她又要經歷一次幾年前的艱辛,但是從她的語氣 我又能感覺到她的坦然,沒有情緒,只有面對。 2021 年八月 Elaine 精神奕奕的出現在西九戲曲中心的其中一間排練室,她不是來排練演出,而是應邀參與我們當時的一個訪談影像作品《分享》。那


〈她在,故事就在〉◎徐硯美 戲劇顧問的話
我常覺得一個會說故事的人,自己不能離故事太近。這可能對現在這麼追求一種「沉浸式」體驗,巴不得身歷其境的現代人來說,是一件很不合時宜或者說很政治不正確的想法。但是,一段好聽的故事,往往不是故事的那件事,而是那件事能夠引起我們想起很多的事,所以,沉浸的「浸」所帶來的「近」,也會讓我們失去很多的連結。 說故事的人,需要與故事保持距離,也就是需要一種「事過境遷」的回首,所以可以說所有的故事都是「後設」的。一直要把後設的距離取消,對故事恐怕是一種傷害,而不是一種建設。故事,可以是一種虛構的敘事,但是,這個虛構,又必須建立於個人真實的體會之上,否則就很難與他人產生連結。然而,不管是虛構的,還是一個人重述他個人的經歷,因為具有「後設」的性質,導致很多時候我們在聽故事的時候,故事怎麼說,其實才真正決定了我們對故事的理解、感受甚至是啟發。 如果把故事與說故事,看作一個人生的「比喻」,一個人要怎麼分享他在人生當中經歷過的事情呢?怎麼樣的分享,不會讓人近的只剩下一種理解與感受的方式,又不會遠的像是一種「老生常談」,這也是決定在這個人與他所經歷的事情的「距離」。 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