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導演的話:我為什麼要創作一部叫《聊齋》的舞台劇?
我為什麼要創作一部叫《聊齋》的舞台劇? 因為,現代人愈來愈「怕」跟人「聊天」了。因為,我們愈來愈怕「人」了。因為,在情感世界裏,愈來愈多人活得像「鬼」:把黑夜當白天,視付出為畏途,以致心態上很像鬼故事中的「鬼」:要存在,就要「採陽補陰」。怕「人」,但又要在「人」身上得到力量,「鬼」與「人」的角力,較真,就在「心理上」鬥智,而更複雜的,是他們中間還有第三者:不怕「聊天」(去探索人心)的狐。 文/林奕華


《聊齋》Why We Chat? 9/24 起預售!
2017 國家戲劇院跨年大戲 非常林奕華製作 《聊齋》Why We Chat? 「真愛,就像鬼故事,聽過的人多,遇過的人少」—— 眾生說 特邀演出:張艾嘉 王耀慶 演員:路嘉欣 趙逸嵐 葉麗嘉 時一修 戴旻學 王宏元 黃俊傑 林奕華導演 x 黃詠詩編劇 迷惘的人 x 執著的鬼 x 善變的狐 以現代人視角跟蒲松齡降情伏愛 2017.12.29 - 2018.1.1 國家戲劇院 只演四場 9/24-9/30 兩廳院之友八折預售(9/24中午12:00起) 10/01 全面開售(中午12:00起) 購票連結:http://bit.ly/2wLAUcA 陌路人聊什麽,不如就你一個我一個講鬼故事 他坐在她的對面,已經很久沒有說話了,多久?他以為是幾分鐘,或,幾小時,她卻等他給她一個答案,等了一輩子,又,再一輩子。他們曾經不是這樣的。無所不談、通宵達旦、徹夜不眠,他給她講好多讓她聽了又怕又愛又恨又憐的故事,她也給他講好多讓他聽了又懷疑又相信又羨慕又忌妒的故事。這些故事裡面的角色,後來都一一應驗在他們身上。要穿過的煉獄,要走過的幽谷,補不完的情天,填不完的恨

![[港大通識] 集中創作營2流行與另類──邊寫邊鑿](https://static.wixstatic.com/media/ab9c2a_91111bed3665492a8c66ef966ee67202~mv2.jpeg/v1/fill/w_700,h_360,fp_0.50_0.50,q_90,enc_auto/ab9c2a_91111bed3665492a8c66ef966ee67202~mv2.jpeg)
[港大通識] 集中創作營2流行與另類──邊寫邊鑿
香港大學教育通識部課程 GE2017-05 集中創作營2流行與另類──邊寫邊鑿 Why we write? 都說這是圖像化的時代,文字,已經失去溝通的吸引力。但是,為甚麼在我們心有所感,情為之動的剎那,通常第一個反應,就是往腦裏大海撈針,希望搜索到片言隻語,用以留住當下的自己? 為甚麼一件可以由攝影機執行的任務,卻還是會被認為不夠深刻,而必須交給書寫來完成? 回憶、發現都讓人有所經歷,任何經歷都是時間施予的情感洗禮。圖像,是用定格的方式把經歷貯藏在情感的記憶庫,但唯有文字,才會一直活化記憶的每個細胞。一封信、一篇遊記、一首歌、一段電影中的對白、舞台劇的台詞,和把自己的故事寫成小說,既能把昨天變成明天,又可以把過程裏的自己由過去引領到將來。 所有創作,都是時間的雕刻,文字,更是繪影繪聲。用筆,就如邊寫邊雕,用鍵盤,則是邊寫邊鑿。雕着雕着,一個「我」浮現了,鑿着鑿着,一幅「畫」也露出了。 文字即圖像,你要不要也試試用文字來作/鑿一幅自畫像? #1 為甚麼情書很難寫? Why is it difficult to write a love le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