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漫劇場 林奕華 自畫像
Metro Pop | Cuture theatre 林奕華自言不是音樂劇發燒友,最近卻執導首個音樂劇《梁祝的繼承者們──兩個愛情系學生的藝術肖像》。寫詞猶如吟詩作對,今次林奕華摒棄一般流行曲所呈現的的音樂劇模式,以梁祝的愛情文本作基調,看見的卻是林奕華的劇場剖白──性別、...
林奕華:藝與術,梁與祝
主場新聞|主場藝術 梁祝於我,精神上與實際上永遠不老,因它有著先知的特性,能預知過去未來:千年以前的一則口傳傳奇在今天仍能是現代人的啟示錄,皆因在封建時代女子扮男裝求學的故事裏,隱藏著大量隨時可被用作思考和解讀現况的時代密碼,譬如,女性在求知,創造的慾望上,是不是因長期受抑...
林奕華:我的藝術學校
主場新聞|主場藝術 在在學之年,我與學校的緣份很淺,也頗坎坷。哈。 幼稚園至小學三年級在家的隔壁上,是民生書院。67 暴動,停學半個學期移居港島,天天關注娛楽皇后戲院上映什麼電影,下學期回歸學校成績一落千丈,由之前必在前四名降至第七。家長決定給我改變環境轉到太子道新法書院。...
放封﹒台北
蘋果日報 有個監獄用語叫「放封」。即讓犯人出牢房散步、做運動、曬太陽、吹吹風,而放封的庭院或球場叫「放封區」。印象中學畢業後,台灣是港人最愛的「放封區」,一周勞碌過去,周五放工狂奔機場周日晚機返,兩天半吃吃喝喝、嘻嘻哈哈,「叉足電」周一又搏殺。近年有如牢籠的香港風雨飄搖、怨...
林奕華《梁祝的繼承者們》音樂劇 梁祝落入消失症世代
D08 | 副刊文化| By 吳世寧 廿歲港女到台灣租屋大肆搗亂,還把電視機偷走;隱青隱居九年,剛重投社會工作,卻疑因壓力太大而燒炭自殺。除了批評這個世代的青年不思進取外,我們是否也應反思現今社會為青年提供怎樣的空間及機會,他們度過的是怎樣的成長及青春?若成長是追尋自我,若...